東西部科技合作呈現三個新動向
來源:自治區科技廳
2019年,我區組織區內企業、大學、科研院所與東部科技強省、國家大院大所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開展重點項目合作、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園區結對共建、人才引進與培養等形式,推動東西部合作取得新進展。
一是東西部科技合作范圍有了新拓展。在“8+5”(8個省市、5家院校)合作機制的基礎上,與江南大學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8+6”合作機制,并積極推進與清華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及湖南等省區的合作,不斷擴大東西部科技合作范圍。
二是東西部科技合作項目有了新突破。共下達東西部合作項目147項,研發總投入14.5億元,財政支持3.4億元,在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現代農業、醫療衛生等方面,有一批產業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取得新突破。
三是東西部科技園區、平臺共建有了新成效。大力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園區共建工作,推動蘇銀產業園首批13個東西部協作重點項目簽約入園,投資總額達209.95億元;中衛市與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寧夏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建設。我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東部省市和國家高水平創新平臺聯合組建了多家新型研發機構,寧夏四季青冷鏈物流有限公司與上海易食科技公司共建四季青(寧夏)保鮮技術研究院,靈武市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研究所、安徽鼎恒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寧夏靈恒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寧夏凱晨電氣集團和上海微技術工研院在寧夏、上海兩地分別成立聯合研發中心。特別是,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寧夏研究院正式揭牌并組建了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聚焦制約我區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立項實施了10多個戰略咨詢研究項目,組織了6批院士團隊來寧開展考察調研、咨詢服務活動,為我區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這些科技創新平臺和園區的建設,為提升我區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